小程序提供的服务中,不得存在滥用分享违规行为。尤其是在分销型的小程序中,可能一不慎就会违规分享。那么具体小程序中哪些属于滥用分享违规行为,本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程序中滥用分享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1.强制分享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享后才可解锁功能或能力,分享后才可查阅、下载图片或视频等。
2.以分享后无需互动或无需深度互动即可获得利益的方式诱导分享至群或好友。“深度互动“是指被分享者理解被分享内容并主动参与活动或业务流程,从而执行的进入页面、点击等一系列相关操作。“利益”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
(1) 无互动分享获利:诱导分享至群或好友,完成分享操作立即可获得续命机会/积分/金币等。
(2) 无深度互动分享获利:诱导分享至群或好友,被分享者仅需访问小程序,分享者即可获得利益等。
3.通过利益诱导分享至朋友圈,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
4.客服消息推送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帐号文章诱导分享至朋友圈。
5.存在暗示性诱导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红点提醒等。
6.虚拟业务小程序中存在被分享者可获利的诱导增加新用户行为。
7.小程序中存在未经用户允许或授权,披露他人好友关系或用户隐私给陌生人关系(非微信好友关系)的诱导分享行为。
8.小程序存在过度营销分享行为:如果同一主体、关联主体或者同一帐号、关联帐号或平台认为有联合行动的多个帐号下的小程序分享量过大且分享转化率过低,将会被认为可能存在过度营销分享行为,相关小程序的跳转至APP的能力、分享能力等将会被自动限制,同时小程序关联的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帐号分享小程序能力也将被自动限制。
小程序滥用分享的处理规则:
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小程序阶梯封禁分享能力或朋友圈二维码识别能力直至封号处理。
所以,规规矩矩做小程序才是发展的正确方向,走捷径其实是最远的一条路。